為什麼和朋友聊天聊上幾千個字的內容我們都不會結巴?但是站上講台就零零落落?你會不會覺得是因為緊張?有可能,但是這答案也太宿命了,就好像個性註定了一個人在簡報上的表現,但不應該是這樣!所以我想分享一個字給你們,「Bridge」。不管你是生性害羞還是天生喜好緊張,但若是你的演講會發生上述的卡卡特徵時,我想...你應該只是忘記規劃自己的「Bridge」了。
簡報,是一種溝通的媒介,不一定是要在灰暗的辦公室中使用著投影機才叫簡報。看書時做的章節重點,也是簡報。面試時拿的個人履歷,也是簡報。和同事溝通時畫的餐巾紙,也是簡報。只要你是一個有話想講的人,你就會用到簡報的概念。簡化/視覺化你的想法,傳達你的理念。
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一場流暢的演講,你我的Bridge
分享本篇文章
在一場講者卡卡的演講中,我們一定常聽到這樣的言語「下一張...」「這一張...」「嗯...嗯...嗯...」「對!...好!」這些類似自言自語的尷尬台詞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我們總以為「簡報完成時,只表示你準備好了要講什麼。但是,不代表你已經準備好怎麼講」。我想這是部分講者口語不順的根本問題,「要講什麼」與「要怎麼講」是兩件事情。
為什麼和朋友聊天聊上幾千個字的內容我們都不會結巴?但是站上講台就零零落落?你會不會覺得是因為緊張?有可能,但是這答案也太宿命了,就好像個性註定了一個人在簡報上的表現,但不應該是這樣!所以我想分享一個字給你們,「Bridge」。不管你是生性害羞還是天生喜好緊張,但若是你的演講會發生上述的卡卡特徵時,我想...你應該只是忘記規劃自己的「Bridge」了。
為什麼和朋友聊天聊上幾千個字的內容我們都不會結巴?但是站上講台就零零落落?你會不會覺得是因為緊張?有可能,但是這答案也太宿命了,就好像個性註定了一個人在簡報上的表現,但不應該是這樣!所以我想分享一個字給你們,「Bridge」。不管你是生性害羞還是天生喜好緊張,但若是你的演講會發生上述的卡卡特徵時,我想...你應該只是忘記規劃自己的「Bridge」了。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簡報製作與演講實力之培養(台中榮總)
分享本篇文章
這次很榮幸可以參加「台中榮民總醫院30週年院慶系列活動-營養臨床教師研討會」在台中榮總所辦的活動。這次的演講主題是「簡報製作與演講實力之培養」其中被提出的需求是「如何製作合宜之教材並應用於教學」,以下是演講的引言、大綱與會後問題分享與反思,與大家分享:
演講引言與大綱
根據1969年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所發展出來的學習金字塔顯示,學習者在兩週之後所還記得的學習內容,會因為不同的教學手法而有很大的差異。而你知道僅用「口語傳達」的方式在兩週後學員可能只會記下20%的內容嗎?
這次演講將會利用「學習金字塔」與「系統教學法」這兩種方式去幫助大家在日後製作教學型簡報時,可以一、快速建立簡報大綱(架構);二、快速掌握補充資料的方向;三、提升學員的學習成效。讓平常工作繁忙的各位營養師可以利用較少的時間與明確的方向來準備一場演講。
演講引言與大綱
根據1969年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所發展出來的學習金字塔顯示,學習者在兩週之後所還記得的學習內容,會因為不同的教學手法而有很大的差異。而你知道僅用「口語傳達」的方式在兩週後學員可能只會記下20%的內容嗎?
這次演講將會利用「學習金字塔」與「系統教學法」這兩種方式去幫助大家在日後製作教學型簡報時,可以一、快速建立簡報大綱(架構);二、快速掌握補充資料的方向;三、提升學員的學習成效。讓平常工作繁忙的各位營養師可以利用較少的時間與明確的方向來準備一場演講。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如果深夜,拿著一杯咖啡與你聊簡報
分享本篇文章
如果深夜,拿著一杯咖啡與你聊簡報,我會想說什麼?在我還沒有開口之前,我想我會回想起出社會工作第四年時那水深火熱的日子,那熬夜到天明的夜晚。但是我不是想告訴你熬夜是因為我還不熟悉簡報這回事,其實無關,我只是厭惡了在身心疲累卻又保持邏輯清晰的清晨三四點,那躺上床,疲累,卻又無法入睡的煎熬。也就是在那時,我告訴了自己:「我再也不要因為工作而熬夜!要熬夜我也是為了歡樂而熬夜,為了工作熬夜,是生命的浪費!」
為了簡報熬夜,也是。(除非,你也熱愛著簡報與表達的趣味)
所以我想聊聊,那些人跟你說的簡報的關鍵:「練習,練習,再練習」。但這就像是剛學會拿起槍桿的獵人第一次走入森林,陌生的不知道該往哪瞄準、要待在獵物足跡附近的暗處伺機而動,繃緊神經的「瞄準,瞄準,再瞄準」,草木皆兵。一場簡報你要練習多久?
如果深夜,拿著一杯咖啡與你聊簡報,我會想說什麼?在我還沒有開口之前,我想我會回想起出社會工作第四年時那水深火熱的日子,那熬夜到天明的夜晚。但是我不是想告訴你熬夜是因為我還不熟悉簡報這回事,其實無關,我只是厭惡了在身心疲累卻又保持邏輯清晰的清晨三四點,那躺上床,疲累,卻又無法入睡的煎熬。也就是在那時,我告訴了自己:「我再也不要因為工作而熬夜!要熬夜我也是為了歡樂而熬夜,為了工作熬夜,是生命的浪費!」
為了簡報熬夜,也是。(除非,你也熱愛著簡報與表達的趣味)
所以我想聊聊,那些人跟你說的簡報的關鍵:「練習,練習,再練習」。但這就像是剛學會拿起槍桿的獵人第一次走入森林,陌生的不知道該往哪瞄準、要待在獵物足跡附近的暗處伺機而動,繃緊神經的「瞄準,瞄準,再瞄準」,草木皆兵。一場簡報你要練習多久?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如何提升演講軟實力(台中榮總)
分享本篇文章
需求討論
這次很榮幸的受邀到台中榮總去跟已有兩三年臨床講師資格的醫師們分享這次的主題「如何提升演講軟實力」,這次的演講主題雖然是「提升演講軟實力」,但是在和師培同仁飴津的討論中,我們認為這些院內講師的需求可能除了演講之外,在教學上的一些技巧可能是他們工作中所更需要的,所以除了飴津(其實她這次真的做了很多功課,應該已經把部落格的文章都看過了)所提供的大綱之外,我在內容上也多加上了一些教學方法與表達方法的範例。
需求討論
這次很榮幸的受邀到台中榮總去跟已有兩三年臨床講師資格的醫師們分享這次的主題「如何提升演講軟實力」,這次的演講主題雖然是「提升演講軟實力」,但是在和師培同仁飴津的討論中,我們認為這些院內講師的需求可能除了演講之外,在教學上的一些技巧可能是他們工作中所更需要的,所以除了飴津(其實她這次真的做了很多功課,應該已經把部落格的文章都看過了)所提供的大綱之外,我在內容上也多加上了一些教學方法與表達方法的範例。
飴津用心設計的演講大綱(真的挖出很多演講重點)
(1) 了解簡報基本架構,並快速建構簡報雛型。
(2) 讓聽眾了解我所表達的簡報重點。
(3) 了解何謂TED演講原則。
(4) 可以運用哪些技巧豐富演講內容。
自己看到這樣的演講大綱都會想去聽聽看。
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2012年8月10日 星期五
尋找你的反對黨,一場演講的全面思維與互動。
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散播一場好演講系列】拔一條河
分享本篇文章

我想我們應該要多認識一些像這樣子的台灣的故事,那些只會在電視上出現一兩天後而被消費殆盡的新聞之後,那些人的那些人生還是繼續地往前邁進,而其中也有些人的步調停下來了,喪志了。他們生長在此,遭襲天災在此,喪志在此,決心離開這土地的決定在此。而留下來的,如何讓自己再次振作?而帶給這鄉鎮新氣象,振作了這鄉鎮的,不是英雄,是一群孩子。而那寫實的紀錄片,也讓我這次,保留了自己的文字與感動,決定讓大家自己去體會去觀看。
這不是一場演講,但是他卻告訴我們這些成年人,「不要放棄」,而我不知道,這樣簡單的四個字,有多少人,多少次都做不到。
我想我們應該要多認識一些像這樣子的台灣的故事,那些只會在電視上出現一兩天後而被消費殆盡的新聞之後,那些人的那些人生還是繼續地往前邁進,而其中也有些人的步調停下來了,喪志了。他們生長在此,遭襲天災在此,喪志在此,決心離開這土地的決定在此。而留下來的,如何讓自己再次振作?而帶給這鄉鎮新氣象,振作了這鄉鎮的,不是英雄,是一群孩子。而那寫實的紀錄片,也讓我這次,保留了自己的文字與感動,決定讓大家自己去體會去觀看。
這不是一場演講,但是他卻告訴我們這些成年人,「不要放棄」,而我不知道,這樣簡單的四個字,有多少人,多少次都做不到。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電梯簡報法,三個沒人跟你說過的迷思與概念
分享本篇文章
"電梯簡報法"簡單的說就是在一分鐘中說出你所想要表達的概念,對!一分鐘!(十五分鐘都講不清楚了更何況一分鐘?)很多專家都提供了在這一分鐘中內可說明的內容方向,甚至連內容架構都有了,但是,你們真的覺得你們可以在一分鐘之內完成簡報嗎?讓簡報實驗室指出一些迷思與跟你們分享一些正確的想法。
迷思一:經過練習我一定可以在一分鐘內講完。
但,這不是講的問題,而是聽的問題。
今天很多人會因為這樣的主題努力的準備,將自己的內容精選、精選再壓縮,但是重點是,在一分鐘內你講得再清楚,對方聽得清楚嗎?聽得進去嗎?前面20秒對方可能都還在想你是誰,是不是詐騙集團吧?怎麼那麼唐突?所以,當你心滿意足的在一分鐘內講完後,你覺得你會收到什麼樣的成效?因此,如何讓對方先進入「信任」與「開始聽」的狀態,才是先要思考的表達重點。
"電梯簡報法"簡單的說就是在一分鐘中說出你所想要表達的概念,對!一分鐘!
迷思一:經過練習我一定可以在一分鐘內講完。
但,這不是講的問題,而是聽的問題。
今天很多人會因為這樣的主題努力的準備,將自己的內容精選、精選再壓縮,但是重點是,在一分鐘內你講得再清楚,對方聽得清楚嗎?聽得進去嗎?前面20秒對方可能都還在想你是誰,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案例研究】從華碩太極機的產品介紹,看演講規劃安排
分享本篇文章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為台灣每年最重要的科技展之一,6月5日到6月9日,為期5天展期已經創下了1000億的訂單,其中部分訂單更是一些充滿創意與前瞻的產品所帶來的。而這次華碩的太極機(TAICHI)的產品發表會更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產品發表會。
我們可以從上面的影片中看到施崇棠董事長,親自上場為自家的得意之作太極機進行了一場極富娛樂性的演講,會中施董事長以個人獨有的風格貫穿了整個產品發表會的進行,更進一步的善用了產品的特色製造了「S.T.A.R」(Something They'll Always Remember ),讓全場聽眾印象深刻,讓整場產品介紹有著很好的水準。
但在,看完了這發表影片的幾天後,總覺得有些還可以更好的部分,因此,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反覆看了幾遍之後),簡報實驗室有一些關於「S.T.A.R」的使用時機與簡報內容規劃安排上的心得,想跟大家分享。
我們可以從上面的影片中看到施崇棠董事長,親自上場為自家的得意之作太極機進行了一場極富娛樂性的演講,會中施董事長以個人獨有的風格貫穿了整個產品發表會的進行,更進一步的善用了產品的特色製造了「S.T.A.R」(Something They'll Always Remember ),讓全場聽眾印象深刻,讓整場產品介紹有著很好的水準。
但在,看完了這發表影片的幾天後,總覺得有些還可以更好的部分,因此,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反覆看了幾遍之後),簡報實驗室有一些關於「S.T.A.R」的使用時機與簡報內容規劃安排上的心得,想跟大家分享。
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
2012年4月30日 星期一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2012年4月2日 星期一
簡報預講的最佳實務分享,來一場小型聚會吧
分享本篇文章
當所有的網頁與書籍/理論都在教你,講者的位子要在聽眾的前方,簡報的旁邊(走動)時,簡報實驗室與你分享一場奇妙而有趣與的體驗。這是在一次因為場地臨時更換後,選擇一家小咖啡廳繼續演講的經歷,讓我們來看看我從中體會的感受。(以下經驗適用小型聚會)
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散播一場好演講系列】TED*Taipei 2011-黃明正-倒立看台灣
分享本篇文章
假如,我們因為這場演講,正視了自己的興趣、身處的環境、社會中的不公,你願意付出什麼去改變它?明正沒有(明確的)要求我們去改變環境與社會,他只問我們這樣的忽視與冷漠和將一切都習以為常的態度,你要教給你的下一代嗎?
演講中明正這對台灣、對人的描述太深刻了。請直接聽演講吧!然後,做出一點點,再細微不過的改變吧,也許,把這篇演講分享出去吧。
「倒立環台?無聊?這有什麼意義?」但是,我沒有想過,我會被如此的震撼與啟發。有人是可以用這樣的方式瞭解台灣、貼近台灣。在分享的影片中,倒立的他成為一個「標誌」,融入了他所拍攝的台灣,成為風景的一部分。這就是他貼近台灣的方式,用他的雙手走台灣。
「在台灣表演,台灣人都會覺得你是外國人。」黃明正的第一句話就說出了台灣的價值觀;除了讀書之外的選擇,似乎都要背負著一個莫名的質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穩定的工作,賺大錢的工作,是我們有限的自由。然後,大多數的人在三四十歲後,才開始問自己喜愛的是什麼,喜歡做的是什麼,或是羨慕別人的生活多采多姿。
「我們努力經營的城市,為何假日的時候我們都想逃出去?」還有環境保護、還有人才培養,文化培養的問題,明正不斷地丟出讓人不斷反省的疑問,每個問題都敲打著我們習以為常的價值觀,而之前,我們都覺得不公的,但卻也默默接受、冷眼以對。
也許是(價值觀的)忽視吧?我們被教育先讀書,其他先不要管;找份賺大錢或是穩定的工作,其他先不要管。我們從小先忽視了自己的興趣,
再忽視了自己的職涯,再忽視了所身處的環境,再忽視了社會中的不對勁,然後再從忽視變成冷漠。我們習以為常,而我也不知道「習以為常」是這麼嚴重與可怕的四個字。
假如,我們因為這場演講,正視了自己的興趣、身處的環境、社會中的不公,你願意付出什麼去改變它?明正沒有(明確的)要求我們去改變環境與社會,他只問我們這樣的忽視與冷漠和將一切都習以為常的態度,你要教給你的下一代嗎?
演講中明正這對台灣、對人的描述太深刻了。請直接聽演講吧!然後,做出一點點,再細微不過的改變吧,也許,把這篇演講分享出去吧。
標籤:
善的傳遞
,
散播一場好演講系列
,
聽講心得
,
TED*Taipei
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
從Apple 新執行長庫克(Tim Cook) 介紹 New iPad學到的一堂課
分享本篇文章
有人說:「一個人的幸福是來至於身旁最重要的五個人的幸福平均值。」這話有著幾番道理,畢竟你最在乎的家人、情人、朋友若過得不幸福,你的確也開心不到哪去。一個人的簡報技巧也是可以套用這道理。「一個人的簡報水準是來至於身旁最重要的五個朋友的簡報平均值。」,那五個友直、友諒、友多聞的朋友,將會決定了你的簡報水準。
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不可不知的簡報分享平台-slideshare & slideboom
分享本篇文章
身為一個現代人,隨身可以分享簡報,也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是做好的簡報往往在分享時,很可能會發生一個情況,就是口頭上說「ㄟ~我有做過這樣的簡報可以分享給你耶」但是心頭上想的那份簡報不在手頭上,也讓人懷疑你的誠意,雖然也真的不想分享。
今天你聽過slideshare,很棒!表示你常常會注意一些好的簡報,但是你聽過slideboom嗎?
今天你聽過slideshare,很棒!表示你常常會注意一些好的簡報,但是你聽過slideboom嗎?
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達到TED高標準的,簡報關鍵四原則+一實踐。
分享本篇文章
依慣例,簡報實驗室總是要求精簡,訴求不過三的原則(改天再細講)。七個要求?我想連記住都很困難了,更何況是執行?因此將這七個要求精簡為成四大指導原則與大家分享。
若是有在注意簡報技巧的人,對於TED這三個字是絕對不會陌生的,它算是簡報者的一個聖堂之一。若你覺得應該要有地方有能力將好的理念傳遞給全世界,我想TED絕對有改變世界的能力的舞台。因此,這篇將分享TED在尋找/篩選講者時的七大要求,讓大家知道TED眼中的好講者,是有什麼樣的優點。(原文網址於文後)
依慣例,簡報實驗室總是要求精簡,訴求不過三的原則(改天再細講)。七個要求?我想連記住都很困難了,更何況是執行?因此將這七個要求精簡為成四大指導原則與大家分享。
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散播一場好演講系列】TED*Taipei 一個極限運動家的夢想
分享本篇文章
當我遇到好的講者時,我就自動的轉移了自已的心態:「我要享受這場演講。」,什麼技巧與原則通通丟到腦後,因為那些已經不重要了(沒有必要什麼原則都顧)。聽眾可以從中找到/獲得甚麼就成功了!以下分享我的獲得(與技巧無關)。
夢想有兩種,一種是放在腦海中讓自己彌補生活中的缺憾(也許日後反而成為缺憾)。第二種是,被實踐的夢想。而被實踐的夢想,是可以感染他人的、激勵他人的。
當你追尋夢想時,夢想,會教你很多事情。
他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選擇了難走的那條路,捨棄了身邊可得的人脈資源,自己找了一年的贊助,很棒,也很辛苦,還好也因如此 夢想回應了他,也教導著他,不讓他成為自己口中「只會跑步的笨蛋」(今天演講中早已證明他的表達力與說服力是多麼的有力與真實)。
當我遇到好的講者時,我就自動的轉移了自已的心態:「我要享受這場演講。」,什麼技巧與原則通通丟到腦後,因為那些已經不重要了(沒有必要什麼原則都顧)。聽眾可以從中找到/獲得甚麼就成功了!以下分享我的獲得(與技巧無關)。
夢想有兩種,一種是放在腦海中讓自己彌補生活中的缺憾(也許日後反而成為缺憾)。第二種是,被實踐的夢想。而被實踐的夢想,是可以感染他人的、激勵他人的。
當你追尋夢想時,夢想,會教你很多事情。
他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選擇了難走的那條路,捨棄了身邊可得的人脈資源,自己找了一年的贊助,很棒,也很辛苦,還好也因如此 夢想回應了他,也教導著他,不讓他成為自己口中「只會跑步的笨蛋」(今天演講中早已證明他的表達力與說服力是多麼的有力與真實)。
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案例研究】Steve Jobs 2005, iPod nano演講觀後心得
分享本篇文章
八分四十秒,是Steve Jobs 在2005年 iPod nano 發表會上所花的時間。但是他只花了兩分鐘就讓人為 iPod nano 鼓掌十秒鐘,我想,在那一刻,全場聽眾都已經願意買下
iPod nano 了。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新解】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
分享本篇文章
台上功夫,從台下做起。
「每一次非得開口不可,都是在測試你的領導能力。」─美國作家詹姆士.修莫
在奇異公司,擔任領導人的條件之一,就是要有傑出的演說力,必須「一上台就能傳授、說服、激勵、領導。」─傑克威爾許的演講撰稿人藍恩
「在所有的行銷技巧中,向目標對象做簡報或演說,是分享概念、影響他人、建立企業品牌的最佳方法之一」─溝通訓練專家平可絲從上面三段文字,大家可以大概感受到開口溝通的重要性。簡報(演講)溝通雖然重要,而且可以被後天鍛鍊,但是它卻不是一個獨立的技能。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超過四十分鐘的簡報,講者與聽眾共通的惡夢?
分享本篇文章
當有一天你的簡報必須報告超過40分鐘時,你知道你會遇到甚麼問題嗎?還是就拿著簡報上台報告去?
可以預期的是聽眾的注意力在簡報20分鐘後急速的降低,你會發現有人的眼神已經開始到處亂看了,或是有些人已經在利用他自己的電腦上網做事情、甚至開始玩弄自己的智慧型手機(偷偷的上網),而你發現這樣的情況還要再持續20分鐘以上我相信那時候你已經想要逃離現場了。但是,你現在只是面對的是報告中的尷尬,到了報告結束後,那沉默的五分鐘Q&A時間才是真正的煎熬.....
可以預期的是聽眾的注意力在簡報20分鐘後急速的降低,你會發現有人的眼神已經開始到處亂看了,或是有些人已經在利用他自己的電腦上網做事情、甚至開始玩弄自己的智慧型手機(偷偷的上網),而你發現這樣的情況還要再持續20分鐘以上
2012年1月17日 星期二
第一個簡報可能失敗的關鍵點,釐清與驗證需求。
分享本篇文章
分享一個真實加點虛擬的故事。關於簡報注定失敗的原因。日前因工作原因要幫一位創意園區的顧問製作一份系統說明簡報,對方的說詞是:「幫我做一份兩三頁的投影片就好,讓我可以跟人說明這個系統。」以很輕鬆的口吻說出。
回到辦公室後就開始規劃簡報架構,但是!才兩三頁而已,有什麼好規劃的?在極為有限的投影片數量中我是選擇:1、系統架構圖;2、依據系統架構圖說明各區塊的系統特色。
只是做到這時,心中的第一個警鐘就響了:講稿呢?顧問也才Review過這個系統兩次,這兩張投影片他可以講多久?他怎麼介紹?
簡報製作原則:為你的講者與對象思考。(假如你在幫別人做簡報)
這時我們會發現一個關鍵點:需求/目的與現實狀況的衝突。假如我真的照需求只改兩頁投影片,你們覺得那顧問跟別人介紹時,會有一場成功的報告嗎?(也許會 XD,畢竟是顧問)
簡報製作原則:需求確認,有時候對方不知道他的需求,要協助釐清。
而心中第二個警鐘,在回頭驗證需求時,又響起來了:顧問當初的需求【跟別人說明】,別人是誰?在聯絡不到與時程需求的前提下,我先簡單的規畫了三個假想對象:其他顧問,行政業務與執行單位主管。(切記,其實聯絡得到一通電話就解決了!)
因此我最後的產出了三個版本的簡報,其主要資訊架構如下:
備註2:管理性報表在對主管與顧問時會特別強調,已包含在系統架構中。
備註3:資訊區塊均獨立,可自行搭配。
於是,這樣看起來算是可以的規劃後,我送出了三份簡報與相關說明。顧問的PM也開心的收下。...................咦?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嗎?當.然.沒.有!
隔天我收到顧問手下PM的來信,感謝我提供的簡報文件讓他們可以順利審查驗收。
************************************
Mr.Sun說:規劃簡報,你第一件要做的就是【釐清與驗證需求】
你一定聽說要了解報告的對象,但是你更要做到【驗證】報告對象給你的需求。
千萬不用覺得意外,很多人是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
而若你可以給他,他需要但沒想到的,就是專業!
簡報製作原則1:為你的講者與對象思考。(假如你在幫別人做簡報)
簡報製作原則2:需求確認,有時候對方不知道他的需求,要協助釐清。
簡報製作原則3:如有疑惑時,驗證需求。
分享一個真實加點虛擬的故事。關於簡報注定失敗的原因。日前因工作原因要幫一位創意園區的顧問製作一份系統說明簡報,對方的說詞是:「幫我做一份兩三頁的投影片就好,讓我可以跟人說明這個系統。」以很輕鬆的口吻說出。
回到辦公室後就開始規劃簡報架構,但是!才兩三頁
只是做到這時,心中的第一個警鐘就響了:講稿呢?顧問也才Review過這個系統兩次,這兩張投影片他可以講多久?他怎麼介紹?
簡報製作原則:為你的講者與對象思考。(假如你在幫別人做簡報)
這時我們會發現一個關鍵點:需求/目的與現實狀況的衝突。假如我真的照需求只改兩頁投影片,你們覺得那顧問跟別人介紹時,會有一場成功的報告嗎?(也許會 XD,畢竟是顧問)
簡報製作原則:需求確認,有時候對方不知道他的需求,要協助釐清。
而心中第二個警鐘,在回頭驗證需求時,又響起來了:顧問當初的需求【跟別人說明】,別人是誰?在聯絡不到與時程需求的前提下,我先簡單的規畫了三個假想對象:其他顧問,行政業務與執行單位主管。(切記,其實聯絡得到一通電話就解決了!)
因此我最後的產出了三個版本的簡報,其主要資訊架構如下:
【其他顧問】備註1:配合系統切圖在其中。
20分鐘:系統架構圖+系統架構特色說明
【行政主管】
30分鐘:系統架構圖+系統架構特色說明+系統架構基本說明
【 執行單位主管 】
40分鐘:系統架構圖+系統架構特色說明+系統架構基本說明+使用情境說明
備註2:管理性報表在對主管與顧問時會特別強調,已包含在系統架構中。
備註3:資訊區塊均獨立,可自行搭配。
於是,這樣看起來算是可以的規劃後,我送出了三份簡報與相關說明。顧問的PM也開心的收下。...................咦?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嗎?當.然.沒.有!
隔天我收到顧問手下PM的來信,感謝我提供的簡報文件讓他們可以順利審查驗收。
順利審查驗收!?我很想描述我聽到當時的震驚!!但只能搖搖頭 ,事情都已發生。時間倒轉,那通需求確認的電話,應該要等。 因為,雖然過了驗收的那一關,但我卻過不了我自己的這一關。若是驗收,我會用別的方式進行規劃,切圖與配合的文字用詞都會有所不同,只是因為都是可以讓對方了解系統的目的下,這簡報還堪用。 最後,這個在我心中只剩60分(因簡報目的沒抓好)的簡報就這樣的畫下了句點。 |
************************************
Mr.Sun說:規劃簡報,你第一件要做的就是【釐清與驗證需求】
你一定聽說要了解報告的對象,但是你更要做到【驗證】報告對象給你的需求。
千萬不用覺得意外,很多人是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
而若你可以給他,他需要但沒想到的,就是專業!
簡報製作原則1:為你的講者與對象思考。(假如你在幫別人做簡報)
簡報製作原則2:需求確認,有時候對方不知道他的需求,要協助釐清。
簡報製作原則3:如有疑惑時,驗證需求。
訂閱:
文章
(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