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如何用生動地舉例說明冰冷的數據?

分享本篇文章
本文同時也發表在數據會說話
「人可以靠聯想喚起很多情感與體驗,但是人腦的聯想能力是弱的、是需要被鍛鍊的,而當你接受到的資訊無法讓你產生聯想時,它必定索然無味」。要是你今天運氣不好,手上拿著上頭交付給你一系列生冷到不行的數據時(聽說越專業的領域越容易發生),你要如何讓生冷的數據變成讓聽眾腦海中的神奇震撼彈呢?ps: 若是你對於1ZB 和 101大樓、魔戒三部曲和火星怎麼可以扯上關係有興趣,歡迎你繼續看下去。

假如今天你是一家雲端資訊探勘的CEO,有全球數位資料量的趨勢(這舉例夠冷門了吧)像這樣:「2011年全球數位資料量約為1.8ZB(別問我ZB是什麼,他可能不重要),2015年全球資料量為7.9ZB,2020年則爆增為35ZB。」這時,因為你是走在時代的尖端,所以雖然大家都很好奇你的洞見,但是卻對這領域也相對的陌生。此時,你要如何將這些數據深深地打進聽眾的心裡呢?若你決定要直接說明這樣的數據趨勢與未來展望時,這時你覺得有多少人懂得什麼是1ZB呢?我們可能要先為聽眾解決這個問題。
什麼是1ZB?要怎麼讓聽眾感覺到 1ZB 有多大呢?我想你會同意,要是連ZB的定義都不了解,聽眾怎麼可能會對這主題有興趣,進而被啟發?
(1ZB暗指:有專業門檻的數據與資訊)
這時,大多數的人會選擇用理論性的方式跟人說明(拳四郎:你已經死了),像是:1GB的 10的9次方,而1ZB則為10的21次方。這是一種利用已知說明未知的方式,但是「10的21次方」這樣的表達方式已經不是多數聽眾可以體會的範圍了(不要跟我說你認識聽到10的21次方而從座位上跳起來的人,我也不相信有這樣的人),而這也是為什麼舉例時我說ZB是什麼,可能不重要的原因,因為就算知道了也無從體會(攤手)。那我們應該要怎麼表達呢?

一、為聽眾尋找基準
「假設一個人的一生可以產生10000GB的資料,那1ZB就表示...。所以你要輪迴多少次才可以產生1ZB的資料」這是一個方式,但是應該需要更好!這是因為這個數量級還是太大、太無感了。也就是說現在我們應該要問,數據拆解到什麼樣的大小時,人才會對這樣的數據才會有感呢?或是有什麼方式可以提升聽眾的感受度?

二、六化
六化就是:經驗化、在地化、臨界化、價格化、產品化和語氣化。六化?其實只是協助大家去思考,真正重要的是「善用自己生活經驗去做比喻」。接下來我們就對這什麼是1ZB做些調整吧!
  • 經驗化,今天數據有感的重點不是數字的大小,而是那些可以產生數字大小聯想的生活經驗。以生活中會使用到的物品為基礎:我們可以參考mashable的說法,2011年的資料量為1.8ZB,等於
    「一個人每分鐘發 3則Twitter,24小時不間斷發4320則Twitter,持續 26979年;或是,2000億部長度為 120分鐘的電影,24小時不間斷的看 4700萬年;或是,這樣的內容可以裝滿 32GB的iPad,而這些 iPad疊起來是25座富士山的高度。」
    這樣的說法,比起「1ZB則為10的21次方」會不會變得比較具體並可以體會?
  • 在地化,將 Twitter轉換為 FaceBook,因為在台灣大宗的應該是FB
  • 臨界化,將數據轉成壓力,1分鐘3則留言,很輕鬆,無感;但是,每10秒鐘1則如何?(稍微感到壓力了吧?將最後的總天數縮短,調整說明情境)
  • 語氣化(質問與幽默)「一個人每10秒1則,一天24小時,要你打一個小時你就gg了,還13萬年勒?愛你一萬年還差不多」
  • 產品化,將120分鐘的電影轉成「一口氣看完魔戒三部曲,然後重複3000億次」
再經過這些微整型之後,我們來看看,我們可以得到什麼?
「1ZB可以儲存多少資訊?一個人每10秒1則Facebook留言,一天24小時不間斷,還持續1.3萬年哩?愛你一萬年還差不多(笑)。或是,一口氣看完魔戒三部曲,然後,重複3000億次。」
現在,這樣的1ZB是不是生動多了? 這時你會發現到,若是以這樣的開場再接著說明數據的趨勢,是不是給人相對親切與生動的體驗呢?大大的拉近了他們對於這樣龐大數量的概念,甚至讓他們的興趣大大的提升。

但是!還沒完!你以為你已經得到成效了嗎?其實真正的差異在,經過這樣的思考過後你的表達會從圖一的生冷數據,變到生動親切的圖二、三、四(好吧~那第四張是我估算的)。告訴我,沒有這樣的思考過程,101大樓、魔戒和登入火星的好奇號,這樣的多樣性與變化性怎麼可能會出現在你的演講中?



最後希望,這樣的方式除了可以幫助大家在表達一些冰冷數字時,有些新的表達概念,而這樣的方法用其他不易被理解的方法、概念、流程和科技上也是可行的。複雜嗎?其實,你只要記住「人可以靠聯想喚起很多情感與體驗,但是人腦的聯想能力是弱的、是需要被鍛鍊的,而當你接受到的資訊無法讓你產生聯想時,它必定索然無味」和「善用自己生活經驗去做比喻」這兩句話就夠了,因為當你承認這是個問題之後,你就會自己找出辦法去表達,即便你今天在很嚴肅的專業領域中簡報都可以到一條合適的路,讓冰冷的數據變成一顆體驗震撼彈。

最後,當你有了這麼多面向的思考後,你可以很容易地為這樣的數據給一個漂亮的結尾或是一場演講的一個高度。簡報實驗室以上分享結束。


最後補充: 誰?最常用這招?而他怎麼用~
這問題的答案很明確,相信誰都猜得到,賈伯斯。
「iPod,將1000首歌曲放進你的口袋。」
「1000首歌是絕大多數人收藏的音樂總數」
「一盒撲克牌的大小,比大多數人口袋中的手機都還要輕」。

Facebook留言板: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