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

從美國總統歐巴馬對抗議民眾回答問題的態度,思考我們自己的問答時間。

分享本篇文章

毎一個上台的演講者都有一個最讓自己猶疑的時刻(雖然我是挺坦然的),那就是問答的時間。

而事情的發生是這樣的,歐巴馬在某一次的移民政策相關的演講中,遇到了民眾直接打斷演講的發言。這應該也算是讓講者最意外的情況之一了。

我就不多用文字描述當時的情況了。請直接點閱下方影片。



歐巴馬:「我尊重這些年輕人的熱情,因為他們深深得為自己的家庭感到憂慮。(先稱讚)但是你們也要知道一點:我所說的話是代表美國的總統,代表著這個整體(定立場)。如果我能夠不用經過議會的審核與法律的條文來執行政策,我一定會去(表達支持)。
但同時我們也是法治的國家,這是我們的傳統(核心價值觀)。簡單的解決方式,就是用大聲的疾呼,然後假裝我有辦法,用侵犯法律的方式達成。但是我現在是走那條比較困難的路:使用我們的民主程序,來達成你和我的共同目標。(塑造歐巴馬是什麼樣的人)」
而當我們看完這部影片時,我相信大家都會對歐巴馬的回應有相當高的評價吧!(掌聲鼓勵)但我們也只能慶幸還好我們都不是歐巴馬,不是嗎?你覺得你有能力可以處理好這樣的情況嗎?

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好好生活與累積專業,我們再談簡報。

分享本篇文章

最近簡報風氣越來越蓬勃,是好事....之一。

會用「之一」則是因為... 要是很多的學生只是覺得「學會簡報(設計)」就很棒...
或是因此過度專研簡報...
而忽略了「體驗生活/現實」或是「累積自己的專業」(內涵)

那就讓學習簡報變成壞事。

我們厭惡那在職場上耍嘴皮子的人,卻也只專注在學習簡報上(表達)?

簡報教學需要有很多職場或是生活態度上的校準才完整
這是簡報講師要時時提醒學員的事情,而不是把技巧交出去了就沒事了。因為表達的技巧不管在生活或是在職場上其實真的都非常的實用有效,而也就因為「有效」,他就像把槍、像把刀,可以保保護人也可以傷害人,講師要把對的技巧交給對的人 (也因為這樣有兩三個職業的內訓我是不教的)。
聽過我的演講的朋友,可能都會聽過我說「簡報最關鍵的動詞」這概念。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從柴靜的《穹頂之下》學到的簡報技巧_前五分鐘

分享本篇文章
 從視線與聲音開始的獨白開場
那一開始就使用了動態的曲線圖抓住了聽眾的目光與好奇心,而更有細緻的操作則是在講出主題「這是北京霧霾的PH2.5的曲線」(主題明朗後)後柴靜也才進場,讓一開始的開場聽眾的注意立全部集中在投影片想要強調的視覺效果與語氣氛圍中。

2015年2月16日 星期一

商業簡報最常教錯的三個概念

分享本篇文章

簡報在最近一兩年因為社群蓬勃的發展,很多學生都開始接觸到很多優秀的簡報講師,只是在一些課後心得的文章與同學的分享中我開始聽到一些概念,重複的被一些老師引用在教學中,而這些概念大多是源自於一些口語表達或是公開演講的書籍中

舉例來說,就是在公開演講很常見的舉手互動,走到了職場簡報時,你可能會在會議中請你的主管舉手嗎?要是不能,你應該怎麼微調?這些就是最近比較常看到的理論走到職場中缺少修正的概念。


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提案決勝點:商業簡報的第一步「資料蒐集」,蒐什麼?

分享本篇文章
踏實工作,資料蒐集,內容規劃,簡報設計,上台演練,回答問題。這五件事情是在做簡報的五大步驟,重要性不同,但是越前面越和簡報無關的越重要。
這五個階段是筆者在製作一份簡報時都會去注意的階段,當然!在這邊我無法針對踏實工作有哪些見解(相關見解請看),因為各行各業有所不同。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的是 「資料蒐集」這件事情,這件和簡報看似無關卻深深影響到簡報是否成功的關鍵步驟,你熟悉嗎?


2014年9月6日 星期六

從華爾街之狼到Apple直營店服務背後的說服秘密

分享本篇文章

「Sell this pen to me」這是電影華爾街之狼影片中的最後一幕,這一句話在電影中也不過才出現過三次(好像),但是份量卻重到足以當這電影的結尾,更足以讓喬丹貝爾福接下來幾年的演講主題而且場場爆滿。但是「Sell this pen to me」到底在說什麼呢?(你知道嗎?)重要性在哪?電影中那一小段的示範到底是要表現什麼?(才五秒的畫面)

這樣的疑惑,一直到筆者最近看完了(推薦服務業的朋友看看)深入Apple直營門市這本書,它詳細的說明了Apple直營門市如何經由經營理念與表達訓練,達到「每季六十億美元的營收、每平方英尺銷售額四千七百美元、平均一家店每週有兩萬兩千人上門」的巨大成功,我才突然的了解「Sell this pen to me」到底是為何重要與它背後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Apple直營店的表達模式,我們舉幾個例子來看,在Apple直營店中,其實他們的服務人員賣的不是產品,他們賣的是對生活美好的想像。他們與客戶的對話往往是這樣子。
他們不說 iPhone 4S 有雙核心A5晶片, 搭配加速的 ARM Cortex A9處理器!
他們說 A5晶片, 讓每件事情都更快, 從瀏覽網頁, 到App, 到玩遊戲, 全都變快了
他們不說 Siri是整合的自然語言技術, 搭配既有App整合應用的新時代創新
他們說 你想要有一個私人秘書, 可以協助你查詢資料, 打電話, 傳簡訊嗎?
他們不說 照相功能是800萬畫素, 高畫質錄影( Full & 1080p HD)
他們說 有了iPhone 等於一台可以上網的傻瓜相機, 你出遊的行李就可以少一件了
所以當消費者購買了一台Air時,他其實不覺得他自己是買一台電腦,而是買了一個「美好生活的可能性」。他們說明的不是功能,而是功能背後所可以帶來的生活效益。

看到了嗎?他們不說產品、不說功能,說得是更好的人生方式。

Apple的直營店利用Genius Bar那些精於利用Apple產品讓生活更美好的人,去帶著客戶想像自己更豐富的生活願景,他們不是在賣產品,他們在賣的是需求。所以回過頭我們來思考,喬丹貝爾福也不是真的賣筆(廢話),他賣的是利用_____的方式去創.造.需.求,這樣的思維模式也才是他真正可以跨國際、跨領域分享他的銷售心法的核心。

如今你才真懂了這個喬丹貝爾福與Apple直營店顯而未見的祕密,「去創造客戶的需求」,創造客戶購買的動機,因為他賣的是生活的需求性,Apple賣的是對美好豐富生活的想像,有沒有人覺得要是自己買了Mac,使用過keynote後,自己的簡報就瞬間水水動人,說服力滿點?(我!!!)

你知道嗎?當你知道這樣的概念後,你可以賣任何東西,筆,早已不是重點。

喬丹貝爾福全世界的演講,不是在賣他的經驗,是在賣大家對於成功的想像;Apple直營店賣的不是任何一項產品是在賣民眾對於豐富生活的想像。
假如我們將說服分為幾個階段,我想第一個階段應該是「商業文案」,你會用網路爬文去打破他的神話,第二階段「口碑行銷」,你偶而看到好友的使用經驗,這會提升不少信任感,但是你和他終究不同,而最後一個階段其實就是自己的「試用經驗」,你不會懷疑你所感受到的一切那些文案、切圖、照片和口碑都比不上你心中的感受與使用過程中的體驗,____就是在做這樣的事情。when you see it, play and enjoy it, finally you will buy it.

不要說功能,要說效益,效益才是溝通的基礎,,你可以賣給每個人,
功能只是專業解釋,只能專家賣專家(怎麼光想像就很硬的情境啊)。

對了! 說到這... 你的投影片裡面是充滿著功能還是效益啊???


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那些超級關鍵的小事_次標題,決勝的印象時刻

分享本篇文章 我想大部分人的簡報都會像是這樣的方式

就像投影片中的樣子,你們會像個機器人,在不同的公司講著同樣的內容;而你的聽眾(客戶)也就在簡報出來的前三分鐘就辨別得出來:「他今天聽的簡報內容大概就是公司產品的制式簡報他會覺得他沒有在面對一個人,聽一個要提供給他什麼產品或是服務的人而是在面對一台販賣機(機器人)」。

你要知道一點,即便你今天或是日後的兩三個月所使用的投影片都是一樣的內容,你都應該有辦法用不同的角度去把它講得不一樣,因為,你的每一個客戶的需求可能都會有不一樣的差異與評估方式。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一個規劃簡報的原則?「WIIFM,What’s in it for me?」這裡面有什麼是給我的?這是任何一場簡報的聽眾腦中都會出現的問題,不管這位聽眾是一般員工、小主管、甚至是一個事業單位的經理人,他們在心中都會不斷地問著這個問題,我可以從這場簡報中獲得什麼樣的利益、知識、效益等資訊,讓他們可以決定很多事情是 GO 或是 No Go

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的聽眾可以在前10分鐘決定他對這場演講的期待,因為他聽到或是聽不到「WIIFM,What’s in it for me?」的原因。

但是,大多數的簡報總是用一份完整的簡報,講完約30分鐘的簡報去詮釋這樣的效益,卻不知道在前十分鐘就已經決定了很多事情,尤其是在有其它的競爭者時。我們要
從第一張投影片就顯示出自己與他人的差異,
從第一張投影片的時候就開始說服,說明利基與合作緣由,
從第一張投影片就讓自己與眾不同。
不要讓對方聽完了整份簡報後,才得到他們希望得到的訊息。
要在第一次瞬間就建立差異,而簡報封面的次標題,就是這個關鍵。
主標題:________晶圓製程技術說明 (<==這樣肯定沒Fu )
次標題:每季可為您省下______萬的關鍵技術 (<==這才是 WIIFM ) 
主標題:________企劃案 (<==只是名稱, 名稱是沒有目的性的 )
次標題:將為您創下________粉絲的夏季活動 (<==這才是 WIIFM ) 
主標題:_____企業_______過高問題顧問規劃說明(<==這只是名詞 )
次標題:六個月降低_____%成本 (<==這才是 WIIFM )
我想現在大家應該都懂了,你就會發現在第一張投影片,也就是封面,都應該是要帶有目的性與說服性,才能彰顯自己與其他競爭者的差異,也才能彰顯自己對於這客戶的預備功課有做足,也才能彰顯 你是有企圖心 的人

所以當別人還在
「這是今天要各位說明的主題,接下來是這次說明的大綱,先跟大家介紹我們公司」
(聽眾倒)的時候,你會是這樣的一位講者
「今天將說明我們可以為貴公司帶來什麼樣的效益,而我們將會怎麼做,第一個重點」

有沒有差異?有沒有Fu?你想要成為前者還是後者?你又覺得假如你是老闆,你會想聽哪一個人的簡報呢?你覺得誰才會順利地搶下這個案子呢?我想這結果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到了。

所以,開始好好地為自己的簡報次標題思考、準備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