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看TED學演講】Rita Pierson: 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冠軍寶座

分享本篇文章

這是一個個性明確又開朗的講者,要是你是一個斯文派的講者,千萬不要太早挑戰這樣的演出水準。而假如你是一個活潑開朗派的講者,我想告訴你,你和這會講者的差異在「演講的力道」,而接下來我想告訴你這些「力道」是從何而來的。

在這一場的演講中你會看到下列的幾項重點風格:堆疊問句(自問自答與沒有答案的問題)、生動表演(用一人飾兩角的方式描述故事)、自身故事、有力結尾(定位與勉勵)這四項。其中還有些細部的像是節奏感與幽默,則先不納入考慮,因為這些是關乎生活歷練,不是知道後就可以實作的(但是可以開始累積)。

要是用一句來說明這場演講,我會用「滴水不漏」、「100%的純度」來描述她在使用上述的風格密度(咦?這和力道有甚麼關係?對!我聽到你的疑惑了,但是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對我來說,要真正的理解一場演講,你必須要深讀她的講稿,你才會知道聽眾為什麼笑、為何專注,你才會知道她是怎麼醞釀出現場的氛圍與「力道」,而我們要怎麼看一場演講才看得出這些端倪?
分析步驟
1、要先抓出她的風格特點(堆疊問句、生動表演、自身故事與有力結尾)
2、看用文字的堆砌與鋪陳。
接下來我將會用一千兩百多個字去說明...(毆!!你一千兩個字!!)

嗯,接下來我將會用簡單的視覺呈現去讓你們了解為何我會用「100%的純度」來描述她在使用上述的風格密度。接著你們看到的是我在Word中貼上了兩份講稿,左邊用顏色區塊來區分,右側則是單純的文字講稿。你們就可以很輕易的,也很震驚的這樣一場幽默又發人省思的演講,他的結構竟然是如此的精煉,風格是如此的紮實,沒有幾句不相關的文字。

後來我直接做成簡報了~

從這邊你會發現,其實這演講最有力的模式就是「提問+故事+幽默+省思」的資訊組合,這樣的模式才是一個會說故事的人他們用來說故事的模式之一「不要讓故事孤單」也是讓故事生動又發人省思的原因。

提問,主要是讓聽眾產生想要尋找答案的動力,尤其是當這個問題聽眾心中沒有答案時,尤其是當個問題是一個系列的連續提問。而幽默+省思,則是套用一句劉墉的話「深刻的反省總在幽默之後」,所以說故事不能單純只是說故事,在開頭激起聽眾想聽的慾望,在結尾配合一個事後的討論或結論,這樣一個故事在演講中才可以完整地發會他的角色,才算是一個完整的set。

最後如簡報中所提,希望大家瞭解這些概念之後,可以好好的規畫自己的下一場演講。
ps:也許有人會問,怎麼沒有肢體動作的分析?其實有兩個方向回答這問題,一、這樣的肢體包含在生動表演中了,二、因為她都是在說她自身的故事,所以這些肢體動作其實是由「心」去推動的,而不是技巧。所以在這篇演講中我並沒有去強調這一點。但是也可以從中看出「經歷」對一個演講者是多麼重要的事情(所以她有用不完的故事與幽默)。

Facebook留言板:

張貼留言

歡迎討論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